自1957年蘇俄發射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開始,人類正式踏入太空的領域。台灣在這全球競賽中也沒有缺席,國研院太空中心在1999年發射第一顆屬於台灣的衛星–福爾摩....
自1957年蘇俄發射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開始,人類正式踏入太空的領域。台灣在這全球競賽中也沒有缺席,國研院太空中心在1999年發射第一顆屬於台灣的衛星-福爾摩....
颱風的威力驚人,常常對台灣的民生造成嚴重的傷害。如何提升氣象預報的準確度,降低颱風的殺傷力,一直是氣象研究人員的目標。國研院颱洪中心引進國外技術,使用無人機....
大數據時代,電腦以及資通訊技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,國研院國網中心以超級電腦做後盾,奧援臺灣相關產業發展。建置「算圖農場」協助影視業界作後製算圖與特效模擬。....
現在一隻小小的手錶,便能整合電腦和行動電話的功能,甚至還能同時監測人體的健康狀況。電子產品之所以能愈做愈輕薄,主要歸功於電晶體的微縮。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的陳....
台灣處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,地震頻頻,921大地震後,國研院國震中心極力推動地震減災三部曲,希望能降低地震的危害。三部曲分別是:震前推動建築物的耐....
分析大數據,已經是各國擬定發展方向的重要參考。國研院科政中心就負責這項重要的任務。中心長期分析當前的重要議題,提出前瞻的觀察報告,讓政府能掌握時下社會迫在眉....
任何疫苗、藥物的開發,都要經過動物實驗,實驗的背後是一隻又一隻的小動物犧牲奉獻。國研院動物中心培養最佳的實驗動物,讓藥物的開發能夠成功。並透過「大鼠胚胎顯微....
國研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的李龍正博士、張漢釗博士,和林明瑜博士,研發了各式儀器,讓人類能透過光解讀出新的訊息。高光譜儀可以輕易的從一大片樹林中找出外來種,甚至....
晶片(積體電路)深入現代人生活的每一個角落,影響深遠。過去晶片的研發,多放在塞入更多的電子元件,加快運算速度,現在,研發人員另闢途徑,將各式感測器和晶片結合....
海洋,猶如一座機關重重的寶庫,等待著人類找到鑰匙,取得內藏的寶藏。致力成為台灣海洋學術研究之後盾的國研院海洋中心,便擁有多把鑰匙。中心使用「長支距多頻道震測....